苏轼的诗文

臣病弥月闻垂云花开顺阇黎以诗见招次韵答之
苏轼 〔宋代〕

道人心似水,不碍照花妍。

燕坐春强半,清阴月屡迁。

平生无起灭,一念有陈鲜。

袅袅风枝举,离离日萼蔫。

病吟终少味,老醉不成颠。

何必遨头出,湖中有散仙。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溪在庐山下。)
苏轼 〔宋代〕

世俗眩名实,至人疑有无。

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

坐令此溪水,名与先生俱。

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

因抛彭泽米,偶似西山夫。

遂即世所知,以为溪之呼。

先生岂我辈,造物乃其徒。

应同柳州柳,聊使愚溪愚。

又和刘景文韵
苏轼 〔宋代〕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

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次韵杨次公惠径山龙井水(龙井水洗病眼有效
苏轼 〔宋代〕

漏尽鸡号厌夜行,年来小器溢瓶罂。

弃官纵未归东海,罢郡犹堪作水衡。

幻色将空眼先暗,胜游无碍脚殊轻。

空烦远致龙渊水,宁复临池似伯英。

破琴诗(并引)
苏轼 〔宋代〕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

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

予方叹惜不已,殊曰:“虽损,尚可修。

”曰:“奈十三弦何?”殊不答,诵诗云:“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

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

”予梦中了然识其所谓,既觉而忘之。

明日昼寝复梦,殊来理前语,再诵其诗,方惊觉而殊适至,意其非梦也。

问之殊,盖不知。

是岁六月,见子玉之子子文京师,求得其画,乃作诗并书所梦其上。

子玉名瑾,善作诗及行草书。

复古名迪,画山水草木,盖妙绝一时。

仲殊本书生,弃家学佛,通脱无所著,皆奇士也。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

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

新琴空高张,弦声不附木。

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

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